【二院健康科普】中医调理帮您告别“节后综合征”

春节小长假已经结束,重返工作岗位(学习状态)时的你,是否脑袋空空,身体有莫名空虚感,疲劳焦虑,无所适从?注意,此时你很大概率正处在“节后综合征”的阶段。
   

 一、什么是“节后综合征”?



节后综合征(又称“假期后综合症”或“节后抑郁”)是指人们在经历较长的假期或节日后,重返工作或学习状态时,因身心调整不及时而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。这种现象并非医学上的正式疾病诊断,而是一种暂时性的(部分人在复工后2-3天缓解,大部分人在复工2-3周内完全缓解)亚健康状态,常见于上班族、学生等群体。

图片1.png


二、节后综合征的表现




1


身体方面:疲劳乏力、精神不振,甚至头晕、头痛;睡眠紊乱,如失眠或嗜睡;食欲下降,或出现肠胃不适(可能与假期暴饮暴食有关)。


2


心理方面:注意力难以集中,工作效率降低;情绪低落、焦虑,甚至对工作、学习产生抗拒感;动力不足,感觉“提不起劲儿”。


3


生理方面:部分人可能出现心跳加快、肌肉酸痛等应激反应。



三、节后综合征常见原因




1


作息紊乱:假期熬夜、通宵娱乐,打乱生物钟;


2


饮食不规律: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或饮酒,加重身体负担;


3


心理落差:从放松的假期模式突然切换到紧张的工作状态,压力骤增;


4


环境变化:从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回到独居或快节奏生活学习中,产生孤独感。



四、中医帮您调整节后综合征



如果您正处在节后综合征的状态下也无需过分担心,通过如下调整方案可帮您快速满血"复活。


01

图片

调整生活作息 保障充足睡眠

     建议最好能提前一两天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合理安排作息。中医认为每个时辰对应一个特定的经络,气血在这些时辰中流动最为旺盛,是调养身体的关键时刻,比如23:00-01:00是足少阳胆经循行,05:00-07:00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循行旺盛的时间点。我们可以根据十二时辰的经络活动规律来安排自己的作息和饮食,身体各系统就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。同时,睡前用热水泡脚,这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,让身体放松下来。

图片


02

图片

清淡饮食 健脾护胃

     饮食应以萝卜、白菜等白色食物为主,可配合木耳、紫菜等黑色食物,可多食用南瓜小米、玉米须等黄色食物健脾养胃。少食用油炸食品、腌制食品、高糖点心等。可取山楂10克、麦芽15克、陈皮5克,加水煎煮15-20分钟,代茶饮,以消积解腻健脾化痰。

图片2.png

03

图片

适当运动增强体质

     节后适当运动有助于振奋阳气,疏发肝气,能够帮助消除疲劳,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,有利于提高免疫力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。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运动,比如在公园散步,既能放松身心,又能锻炼身体。

image.png


04

图片

情志调节助肠胃健康

     中医认为,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,若因情志不畅而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胃痛等肠胃问题,可通过听音乐、看电影、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,缓解焦虑情绪,保持身心愉悦。也可以每天花15-20分钟进行冥想静思,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,闭上眼睛,专注于呼吸,排除杂念,能让身心得到深度放松,改善精神状态。

image.png


05

图片

梳理经络 活血通气

     每天睡前梳理五经:用梳子沿头部督脉、膀胱经、胆经梳理,可以疏通头部经络,改善血液循环,帮助放松身心。按摩特定穴位如足三里、风池穴、肩井穴、合谷穴等,可以帮助缓解身体疲劳和疼痛,恢复身体机能。

image.png


06

图片

寻求专业救助

     若您的症状持续或加重(如长期失眠、情绪抑郁),还可寻求专业帮助,以排除其他潜在健康问题。可进行艾灸、推拿、拔罐、刮痧、火龙罐、耳穴压、穴位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帮您解决难题。

image.png


快快行动起来,让我们尽快告别节后综合征,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。

图片


备注: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编辑:孙冰  校对:蒋蕊

一审:李玲  二审:李志超  三审:张志勇

图片


Copyright © 2021 红足1世手机足球网 - 红足一世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地址:安阳市南大街16号 电话:0372-5923345 sitemap 豫ICP备13000164号

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5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