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二院健康科普】关注孩子的成长密码——骨龄片
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更是文明基因的携带者。在他们蹒跚学步的身影里,既延续着祖辈的记忆,也孕育着新时代的密码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,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也发生了悄然变化,由之前的吃饱穿暖发展为多才多艺,进而在多才多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孩子的外在形象。身高问题就是其中之一。但孩子的身高是超前还是落后?青春期发育是否正常?这些问题往往让家长焦虑不已。一张看似普通的X光片——骨龄片,正是解开这些困惑的“成长密码”。
一、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骨龄? 和实际年龄有何不同? 骨龄( Bone Age ):简单来说就是骨骼的年龄,是通过 X 光拍摄左手腕骨、掌骨和指骨的大小、形态、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变化来反应人体骨骼的实际发育水平。与实际年龄不同,骨龄更能准确反映孩子的生长发育成熟程度。 01 实际年龄:从出生日期计算的生理年龄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年龄。 02 骨龄:能够实际反映骨骼生长的"生物时钟"。超前或落后实际年龄1-2岁,属于正常波动范围。 二、哪些情况需要测骨龄?
01 身高异常 ①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第3个百分位或高于第97百分位; ②年生长速度过慢。学龄期儿童每年监测身高增长速度<5cm或青春期前年生长速度<6cm均为异常现象。 02 性早熟或发育延迟 ①女孩8岁前、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; ②14岁后仍无青春期发育迹象。 03 内分泌疾病筛查 ①生长激素缺乏; ②甲状腺功能异常; ③肥胖伴发育异常等。
三、骨龄片如何拍摄?安全吗?
拍摄方法: 1 左手掌心向下平放于检测板,拍摄腕部、掌骨及指骨的 X 光片,全程无痛,仅需几秒钟。 辐射问题: 2 单次检查辐射量约为0.001mSv(相当于自然环境下20分钟的辐射暴露),安全性已通过国际标准认证,家长可以放心使用。
四、骨龄报告单上的数值代表什么?
01 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解读: ①±1岁内:正常波动; ②超前>2岁:应警惕性早熟、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等; ③落后>2岁:需排除生长激素缺乏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。 02 生长潜力评估: 通过"骨龄﹣身高曲线图"预测成年身高。
五、骨龄异常怎么办?
01 明确病因: ①内分泌疾病的检查(性激素、生长激素、甲状腺功能); ②垂体 MRI :排除垂体部位的肿瘤或结构异常。 02 生活方式调整: ②运动:纵向运动(跳绳、篮球、摸高等)可以刺激生长板,促进身高生长; ③睡眠:保证合适时间段充足的睡眠。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为21:00-01:00,且处于深睡眠期,因此保证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处于睡眠状态很重要。 03 医学干预: 六、家长常见误区
①饮食调整:避免高糖、高脂饮食,及时补充维生素 D 和钙,其中深色蔬菜、牛奶等含钙量比较丰富,避免食用鸡肉、反季蔬菜水果等(因为大环境影响,该类食品可能含有雌激素从而有发生性早熟,影响骨龄发育可能);
①性早熟: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可以延缓骨龄进展;
②生长激素缺乏:可以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促进身高生长发育;
③特发性矮小:严格评估后找专业人员制定方案进行后续治疗。
1 误区:“骨龄提前=必须打抑制针”? 真相:需结合身高、发育速度综合判断,部分孩子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即可改善。 2 误区:“骨龄落后=能长更高”? 3 误区:“拍一次骨龄就能定终身”?
真相:长期骨龄落后>2岁,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疾病风险,需排除慢性病、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或营养不良。
真相:骨龄片应该动态监测,建议每6-12个月复查,动态监测其发育趋势(尤其青春期儿童),不能以一次结果作为诊断的标准。
七、骨龄检查的黄金时机
01 基础筛查:3岁以上儿童体检时可加入骨龄项目。 02 关键节点:青春期启动时(女孩乳房发育、男孩睾丸增大)提示儿童青春期已经启动,需密切监测儿童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,身高的生长速度及趋势等。 03 特殊人群:肥胖儿童、有家族性矮小或性早熟史者应定期监测骨龄片的动态变化。 骨龄检查如同孩子的"成长地图",能够帮助家长和医生及时发现问题,把握干预窗口期。但需谨记:骨龄异常≠疾病诊断,科学对待检查结果,结合专业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,才能为孩子铺就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。
备注: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编辑:孙冰 校对:蒋蕊 一审:卢军芳 二审:李志超 三审:张志勇
Copyright © 2021 红足1世手机足球网 - 红足一世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地址:安阳市南大街16号 电话:0372-5923345 sitemap 豫ICP备1300016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