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二院健康科普】女性压力性尿失禁:打破沉默,科学应对
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?
压力性尿失禁(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, SUI)是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,表现为在咳嗽、打喷嚏、跳跃、跑步或提重物等腹压增高时,出现不自主的漏尿。据统计,我国成年女性患病率高达18.9%,中老年女性、产后女性尤为高发。
许多女性因羞于启齿而默默忍受,但事实上,这是可防可治的疾病,科学干预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。
为什么会发生? 核心原因是盆底支持结构受损,导致尿道控尿能力下降。常见诱因包括: 1.妊娠与分娩:胎儿压迫和分娩时的肌肉拉伸损伤盆底组织; 2.年龄增长:雌激素减少、肌肉萎缩松弛; 3.肥胖或慢性咳嗽:长期腹压增加削弱盆底支撑力; 4.久坐、便秘:不良生活习惯加剧盆底负担。
如何自救? 从日常训练开始 1.凯格尔运动(Kegel Exercise) 找准盆底肌:排尿时突然中止尿流,发力的肌肉即盆底肌; 训练方法:收缩盆底肌(类似“提肛”动作)保持3-5秒,放松5秒,重复10-15次为一组,每日3组; 进阶训练:结合快收快放、持续收缩等不同模式,建议坚持3个月以上。 2.生活方式调整 减重(BMI≥28的女性减重5%-10%可减少漏尿频率); 避免长期提重物、久蹲; 治疗慢性咳嗽或便秘,减少腹压冲击。
何时需要就医? 若自我管理无效或症状加重,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: 1.非手术疗法 盆底电刺激:通过电流刺激增强肌肉收缩力; 生物反馈治疗:可视化指导正确收缩盆底肌; 子宫托或尿道塞:临时支撑尿道缓解症状。 2.手术疗法 尿道中段悬吊术(TVT/TOT):微创手术,适合中重度患者; 其他术式:如阴道前壁修补术,需医生评估个体情况。
预防胜于治疗 1.产后42天启动盆底康复:黄金修复期为产后半年内; 2.更年期女性关注雌激素水平:局部雌激素治疗可改善黏膜萎缩; 3.日常护垫选择:避免长期使用卫生巾,透气棉质护垫更佳,预防皮肤刺激。
打破病耻感 拥抱健康生活 尿失禁不是“自然衰老”的必然结果,也绝非难以启齿的隐私。及时干预可避免社交焦虑、皮肤感染等问题。记住: 1、它像感冒一样普通,无需羞愧; 2、早发现、早治疗; 3、积极行动,是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最佳投资。
科学认识,主动管理,每一位女性都值得拥有自信无拘的生活! 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 仅限健康科普,如有不适,请线下就医。 编辑:孙冰 校对:蒋蕊 一审:张新军 二审:李志超 三审:张志勇
Copyright © 2021 红足1世手机足球网 - 红足一世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地址:安阳市南大街16号 电话:0372-5923345 sitemap 豫ICP备1300016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