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二院健康科普】高温“刺客”来袭!一文读懂中暑的科学应对措施

图片


在炎炎夏日,当热浪裹挟着高温扑面而来,中暑这个看似熟悉的“夏日常客”,却隐藏着不容小觑的健康威胁。了解中暑的原理、症状与防治方法,是守护夏日健康的必修课。

图片
图片





一、中暑的本质:

体温调节系统的“崩溃”




人体就像精密的恒温机器,正常体温维持在36℃-37℃。当环境温度过高、湿度过大,或身体因剧烈运动产生过多热量时,汗腺分泌汗液、血管扩张散热的调节机制超负荷运转。一旦热量积聚超过身体调节能力,核心体温飙升至38℃以上,中暑便会发生。根据严重程度,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,其中热射病(重症中暑的一种)是最致命的类型,死亡率高达50%。




二、识别危险信号:

从轻微不适到生命警报




01

先兆中暑:在高温环境下,如果出现多汗、口渴、乏力、头晕头痛、眼花、耳鸣、恶心、胸闷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体温正常或略高时,就要警惕中暑啦!

图片1.png

02

轻症中暑:随着中暑加重,患者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、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、恶心呕吐、全身疲乏、心悸、大汗、皮肤湿冷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等,体温升高至38°C以上。

图片2.png

03

重症中暑:小腿、手臂、腹部和背部等可发生伴有疼痛的突发肌痉挛,眩晕、突发晕倒,皮肤停止出汗、干燥、灼热绯红,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,体温高达40°C以上,须立即就医。

图片3.png



如果轻症中暑不及时救治

就会发展为重症中暑

一般可以分为三类:


图片4.png





三、科学防护:

构筑夏日健康防线




01



主动降温:

高温时段(10:00 -16:00)减少外出,外出时穿戴透气浅色衣物、佩戴遮阳帽,随身携带防晒伞。室内使用空调(26℃左右)和风扇,营造凉爽环境;

02



补水有方:

不要等口渴才喝水,每日饮水1.5-2L,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,避免含糖量过高的饮品;

03



合理饮食:

多吃西瓜、黄瓜、绿豆汤等清热解暑的食物,减少辛辣、油腻饮食,减轻身体代谢负担;

04



关注高危人群:

老人、儿童、户外工作者、肥胖人群及慢性病患者,需重点关注,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。

图片5.png





四、紧急处理:

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






快速转移


图片

发现中暑者,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,松开领口、腰带,促进散热;



物理降温


图片

用湿毛巾冷敷头部、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等大血管处,或用凉水擦拭身体,也可将患者浸泡在15℃-20℃的水中降温;



补充水分


图片

意识清醒者,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但不可强行喂水,以防呛咳;



及时就医


图片

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意识障碍、抽搐等重症表现,立即拨打120,送医途中持续降温。


中暑并非简单的“夏日小恙”,它是高温环境下对生命的严峻挑战。掌握科学的预防与急救知识,既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,也是守护家人安全的必备技能。这个夏天,愿我们都能做好防暑准备,与清凉同行,远离中暑威胁。


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

仅限健康科普,如有不适,请线下就医。

编辑:孙 冰  校对:蒋 蕊

一审:史振龙 二审:李志超  三审:张志勇


Copyright © 2021 红足1世手机足球网 - 红足一世网址大全 版权所有 地址:安阳市南大街16号 电话:0372-5923345 sitemap 豫ICP备13000164号

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57号